close

12.jpg

 

在我開始知道月配息基金之前,只想著做一件事情。

 

利用我的一個銀行戶頭,每個月定時的存一筆錢,然後累計到一定金額,再來做定存。

 

但是定存真的賺不了多少錢。

 

存10萬塊,一年定存才賺個1000多塊。

 

看個醫院就要花個幾百塊,如果住院了,更是幾萬塊,這樣定存的速度根本不足以應付臨時的醫療支出。

 

2019年是我整個投資方針改變一年,也是在這一年,我決定開始進入債券基金的世界。

 

啟動照顧父母的債券基金,我思考了很久,也一直在想要如何做。

 

最後在2019年達成了一個目標值,月配1500台幣。

 

月配1500還不算多,我還必須持續再把領到的配息,繼續投入到債券基金之中,不斷的把這只金雞母養大,整作為未來照顧父母的基金來源。

 

父母會老,我們也會老,發現自己的薪水這麼多年來都凍漲的時候。

 

我最怕的,就是臨時的醫療支出了,那有可能就吃掉我幾個月的薪水。

 

投資債券基金,仍然有風險存在。

 

可能面臨到的是配息會調降或者是淨值下降,導致我原本投入的本金價值也下降。

 

但這筆錢放在銀行裡面,我仍然必須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。

 

定存本金的價值,也在逐年的下降中,只是我持有的本金帳面價值沒有異動而已。

 

實際上,持有定存的錢,已經因為物價膨脹的關係,讓錢變得愈來愈薄。

 

債券基金給了我一個用錢的方向,可惜有點晚才認識它。

 

讓錢滾錢,變成是每個月可以創造一個現金流。

 

當我每個月都能拿到一筆錢的時候,我覺得心裡變得踏實了。

 

比定存賺再多一點的是,儲蓄險。

 

儲蓄險一買就是六年,但是不能領出來,每年也無法領到利息錢。

 

我想解約儲蓄險時,保險專員告訴我,這筆錢放著,每年都可以滾個五六千,但是你不能拿出來。

 

我看了看這筆錢,如果我放著,等到我七八十歲也沒有滾出多少錢。

 

那時候我都老了,我需要這筆錢做什麼,當個人醫藥費?還是給其他人花?

 

說不定,那時候我的本金早已經貶值的很嚴重,就算領出來,錢也變得很薄。

 

保險專員做法是沒有錯的,因為對一個年收入破百萬的人來說,儲蓄險對他那個年紀來講,是最保本,也是讓他覺得最安心的退休金方式。

 

但是對我而言,卻不是一個最好的方式。

 

第一、我沒有像保險專員一樣,年收入破百萬,我還是小資一族,薪水處於被打入冷宮,沒有機會上升的狀況。

 

第二、醫療費用只要進入了住院的部分,動輒就是幾萬塊上下,我覺得能為這件事早點做準備,就不用怕,到時候一次,就把存了很久的錢給花掉了。

 

第三、所有的準備,都是為了讓自己有充裕的金錢,可以去好好照顧自己的家人。

 

因此我解約定存,把基本的配息金額配置做出來,再持續投資債券基金,把金雞母養更大。

 

啟動照顧父母的基金帳戶,為的不只是父母,也是為了自己。

 

人生很漫長,所有昂貴的醫療支出,不是只有一次。

 

在薪水很難往上升的狀況下,我能夠做的就是,提升我另外一條現金流的能力。

 

讓這筆錢,在我不領出本金的狀況下,仍然可以每個月穩穩的為我創造一筆現金流,來作為其他用途使用。

 

月配1500目標,是照顧父母帳戶的一個起點。

 

投資不怕晚,只怕從來沒有開始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伊莎 的頭像
    伊莎

    伊莎理財筆記-基金投資

    伊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